欢迎您访问上海市东方医院心脏内科!
心脏内科官方微信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人物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义汉:科学研究最需要解放思想

发布时间:2019-01-21 19:15:58 点击次数:2644

他带领团队致力于心脏病的机制和干预研究,并于2003年成功捕获了人类第一个房颤致病基因,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他的一系列重要发现引起了国际学界的重视,研究成果被写进了数十本国外医学教科书和专著,并被引入国际诊疗指南,为中国在国际心脏病研究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陈义汉教授。






陈义汉小传


1964年10月出生,江苏射阳人。心脏病学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医疗系,1992年获南通医学院内科学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和心脏内科主任等职务。


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临床特长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和干预。在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代表性论文发表在《Science》等刊物上。他的科学发现曾经被评为国际心脏电生理学领域年度突破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他曾获中国医师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能为这片土地尽微薄之力,是我人生的基本要义,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射阳是生我、养我、鞠我、抚我的土地、故里和港湾,能够为这片土地尽微薄之力是我人生的基本要义,也是我价值的实现。今天家乡为我建立工作站,我感到无上光荣,我将全力为家乡服务,尽最大的努力让家乡人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陈义汉近日在家乡“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陈义汉院士工作站”成立仪式上一段满怀深情的感慨。


未来,他将通过他的医疗团队、科研团队和教育培训团队,与射阳县人民医院携手共进,打造2个~3个苏北大地上的一流科室,努力把家乡医院建设成中国县级医院中的明珠。


陈义汉院士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

陈义汉反哺故乡的深厚情结,很快促成了射阳县人民医院派年轻医生赴上海进修和学习。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在外的射阳籍名医回归家乡、造福桑梓。目前,射阳县人民医院已经建立了1个院士工作站和8个名医工作室,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陈义汉出生在射阳农村,1982年考入了南通大学医学院。当被问及学医的缘起,陈义汉说:“我父亲是医生,姑母、姑父是医生,哥哥、嫂子也是医生。当年我曾想报考同济大学学习建筑,憧憬着将来做一个建筑设计师。最后还是因为哥哥的一句‘还是报考医学专业吧’,于是就走进了南通大学医学院。”



陈义汉至今难忘医生生涯中的一段经历:他曾遇到一位处于休克昏迷的患者,生死只在一线之间。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阅读有限的临床化验单,进而凭借缜密的逻辑推理,他迅速做出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急性心包填塞、休克。及时而准确的诊断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之后经过床旁X光检查最终也证明了这个诊断的正确性。


“黄金时间窗口之内救人一命,是医生最大的喜悦和成就。”后来为了能救治更多的患者,他立志做医学科学研究,去攻克医学面临的重大难题和困境。陈义汉说:“如果没有创新,医学就永远停留在过去的地平线。”



“我们曾连续8个昼夜没有住一次旅社,背着心电图机、干冰,步行进入交通工具无法进出的黄河古道边农户家里”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心律失常多种多样,累计数十种之多。临床上严重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等都是致命性心律失常。没有致命性心律失常就没有人类个体的最终死亡。因此,心律失常属于重大疾病。近100年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心律失常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始终是心脏病学和相关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焦点,也是医学科学的重大难题。


陈义汉告诉记者:“房颤即心房颤动。房颤发生时,患者的心肌无法正常有规律地收缩,心房各部分呈现一种持续快速而紊乱的颤动。这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心律失常,我们国家有近1000万房颤患者。它可促发心力衰竭,导致卒中。”在门诊、病房,陈义汉常常感受着房颤患者的痛苦,患者常常主诉“心慌、气短、胸闷、呼吸困难……”职业的敏感性使陈义汉认识到:如能破解房颤发生之迷,无疑是广大患者的福音。


早在17世纪,英国解剖学家William Harvey就首次发现了动物体内右心房异常颤动的现象,上世纪初,荷兰生理学家Willem Einthoven则首次记录到了房颤心电图。但百余年来,房颤的发生机制依旧是医学界的科学之谜。1998年3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论文,研究者通过对家族性室颤的遗传分析,发现了一个室颤的遗传机制。这篇论文引起陈义汉的浓厚兴趣,启迪了他对房颤的遗传起源的研究。


陈义汉与课题组人员合影

陈义汉回忆说:“在临床实践中,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房颤是否可以起源于遗传缺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了探索的历程。在那几年里,我们团队常常奔波于偏僻的乡村甚至山区和岛屿,以获取房颤家系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标本。”


“为取得一个关键患者的临床资料,我们曾在风雪夜晚驱车到数百里以外实地走访;为冷藏在外地采集的珍稀血液标本,我们顶着零下30多度的低温在冰面上撬取冰块;为打消患者对验血、插胃管的顾虑,我们多次伸出自己的胳膊献出血液样本,甚至把胃管插入自己的身体。”


“我们还曾连续8个昼夜没有住一次旅社,背着心电图机、干冰,步行进入交通工具无法进出的黄河古道边农户家里;我们也曾遭遇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矛盾、临床电生理和细胞电生理的矛盾,还经历过意外的突变漏检等问题……然而,我们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


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收集到更多的房颤家系,陈义汉及其课题组成员费尽心血,克服重重困难,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为了找寻到典型的研究样本,陈义汉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线索。听说一个70多人的家族,有17人患有房颤,他如获至宝,连夜坐火车硬座赶赴采样。 他们共采集到9个珍贵的房颤家系,还调查了数百例原因不明的房颤病例……


“通过定位—突变筛选—功能研究,在陈竺院士的悉心指导和全程关怀下,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倾力合作下,我们团队终于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类房颤致病基因kcnq1。”陈义汉说该论文最终发表在2003年1月10日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义汉院士在2018届毕业典礼后和自己的研究生合影

截止2006年底,陈义汉团队发现了3个人类房颤致病基因。夜以继日,风雨兼程,他们终于部分揭开了房颤的部分遗传学机制。如今,他们的科学发现已经被写进数十本国外教科书和专著;世界心脏病学权威教科书《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和国际心脏电生理学名著《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From Cell to Bedside》等多处采用他及团队的研究成果;多种遗传性心律失常还依据他的发现而分类;国际诊疗指南也多次引用他们的工作。


陈义汉告诉记者,他们现在的探索重点是:心脏肌性特征和自发活动的分子本质和稳态失衡的防治策略。据悉,陈义汉团队未来若干年的一个重点追求目标是:打造更贴近人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筛选的新技术平台;建立心血管疾病药物干预的新的概念和新的策略。


陈义汉认为:“科学研究最需要解放思想。特别忌讳把自我禁锢在前人的发现、既有的学说以及流行的范式里。”每一天,他都在用卓越的科学创造精神践行着这一理念的真谛。



“人生需要不忘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的人生理想,也需要深怀救世和改造世界的社会理想”



实地采访陈义汉领导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内科,记者惊叹于这个坐落在上海浦东新区的现代化科室一流设施的同时,更惊异于该科室的文化氛围。陈义汉说,一个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科室必须至少承载三重功能:临床诊疗、医学研究和教育培训。


我们看到的这个心脏内科,既是一个优秀的临床科室,同时也是一个文化长廊。在这里有陈义汉亲手撰写的寄语,墙上的每一段话都寄托着他对科室医护工作者直捣灵魂的叮咛和期待:“我们每一位都会遇到困难。做医生、做教授、做学者都不容易。但是,在生命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山,也没有越不了的坎。问题是,在艰难险阻面前,你是被吓倒还是振奋精神迎接挑战。世界上没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征服自己,就会征服一切。”“教师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工程师,她传授知识、传播思想、传输文明;教师是夜空的北斗,她照耀漫漫长夜、指引迷茫的心灵;教师启迪智慧、雕塑人类、改变社会、影响历史。师德重于泰山。”


陈义汉参加教学查房

陈义汉告诫他的同事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他说:“人生需要不忘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的人生理想,也需要深怀救世和改造世界的社会理想。在艰难的岁月里,对人生理想的坚持和守护,比黄金更珍贵,比钻石更灿烂。”“伟大和卓越的背后,难免经历凤凰般的涅磐。烈火洗礼、苦难磨砺、吐故纳新,方能换来新生的喜悦。”这样的文化氛围催生了一个心脏病学科的迅猛发展。今天,他们的学科已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也是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创新群体。


置身并深刻体验陈义汉独特的科室文化之余,记者的心灵再一次震撼于他的学科发展思想。从这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心脏内科的医生办公室、护士工作站、图书室、会议室、病房、监护室、门诊、导管室等所有可触及的空间里,无处不体现着这个科室的理念、使命、愿景和蓝图。陈义汉领导的科室的发展理念是:基础与临床结合,多学科综合交叉,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提升临床能级为目标。科室的使命是:以非凡的医疗、教育和研发成就,成长和发展为卓越的临床诊治中心、医学教育中心、医学创新中心和医学人才中心。



“一个谦逊真诚的学者,一个温暖可亲的医生”



“我认为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还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身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提及陈义汉,作为他研究团队一员的梁丹丹脑海里首先闪出的是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这段话曾经被陈义汉贴在实验室,鼓励着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和与他同甘共苦的同事们。在梁丹丹看来,这也是陈义汉对待事业的真实写照。


“一个谦逊真诚的学者,一个温暖可亲的医生——这或许是很多人对陈老师的印象。”梁丹丹说,“但对我们来说,陈老师还代表着高度的自律,极致的认真和对专业的执着”。她说,尽管陈老师身兼数职,事务繁杂,但是在科学上从未放松过,每一个课题从立项到实施,他都会与我们讨论,启发和提升我们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研究思路的启迪,还有老师对科学的热情和痴迷。正是这种热情和痴迷,让我们在实验陷入困顿时,能百折不挠,积极面对,决不放弃。


“与顶尖的专业技术和国际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师坚守的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她说,“创新和传统在老师身上形成了奇妙的融合。我们从事的是最讲创新的行业,然而老师给我们讲的最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是我们应该对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尽到的责任。”她说,在这个焦虑到有些灼热的社会氛围中,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陈老师的风范就像一股清泉,涤荡了我们这些研究人员内心的尘土,抚平了脑海的喧嚣,让我们能够安静、纯粹地沉浸在自己的专业和研究中。


陈义汉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黄建是陈义汉2013级硕士研究生。他说,有一次,他忙活了一天的实验,很累,加之实验结果又不好,很是烦躁。记得当时已是晚上10点,正打算放弃这项实验。这时,走廊上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陈老师,他叫住我,见我垂头丧气,关怀地问我怎么了。我把今天实验进展不顺的情况告诉了他,他笑了笑,说:‘小伙子,实验结果不就是有好有坏吗,重要的是分析查找原因,千万不要气馁,要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我深深地记得陈老师说的话,在以后每一次的实验中,我都满怀信心,绝不放弃,哪怕先前已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尝试,又何妨”。


解端阳是陈义汉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现在正在做博士后研究。他说,“记得我刚来实验室那会儿,作为实验室小白,我对师兄师姐做的每一项实验都感到新奇。有一次,我帮师姐做了一次蛋白免疫印记实验,恰巧这次实验的结果在小组讨论会上进行了展示。以我粗浅的想法,这次实验还算成功,目标条带清晰,实验组与对照组变化趋势明显,就算有一些瑕疵应该也无关紧要。陈老师看到结果后,详细询问了我们的实验目的,实验组、对照组的设置,样本的具体处理等情况。随后,我没有料到的是,陈老师对该结果进行了负面点评,他提出我们的对照设置不合理,不能回答目标科学问题,此外曝光强度不足,图片像素点低等小问题也被一一列举。


“我当时很是震惊,这些在我看来是小问题的问题在科学上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大问题,我也由此明白科学研究是如此关注细节的一门学问。后来我有篇论文送陈老师修改,待返回时,我再次震惊于陈老师严谨的态度和缜密的思维。他对于每一个单词的考究,每一张图的布局,甚至是标尺,都进行了仔细修改。我想,这就是作为一个科学巨匠应该具有的工匠精神。”



记者手记


知识分子要做时代的眼睛


曾几次听过陈义汉院士的学术讲座,总的感觉是没有说教,实打实讲的全是结合临床的科技前沿知识。这次面对面和他交谈,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听他上了一堂生动的人文课。


温文尔雅的陈义汉,给人的感觉是低调、冷静,而又不失温馨。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担心我拿着采访本记录不方便,抽出他办公桌笔记本电脑下的写字板供我摆放采访本。


陈义汉现在是同济大学副校长,分管同济大学医科和生命学科的工作。他说:“创造精神是大学的根本生命力。培养具备创造力的人才应该是大学的重要目标。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者和知识分子必须具有国家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不但要点燃和传承学术薪火,还要传承文明的精华,传承历史与良知。胸有丘壑,方成大器。”


人们常说知识分子清高,而陈义汉则说:“人格清高不是骄傲自满,清高是一种不因功名利禄而心动不已的道德品质。学者和知识分子要做时代的眼睛。我们要使这双眼睛明亮起来,照耀着大家前行。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学者和知识分子还必须是他所在的社会的负面现象的反对者和负面价值的批判者。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代表着文化前沿。”“学者和知识分子一定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用自己所有的光和热,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陈义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为中国心脏病学领域缺乏中国制造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标准、新指南和新技术而遗憾惋惜,也正致力于创造新的甚至是革命性和颠覆性的研究成果,努力建立中国疾病防治新模式,为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奉献光和热。


对话


“工匠精神”是份追求卓越的用心


记 者:陈院士,您写了不少“格言”,这句“真正的科学是天籁之声,纯美的心灵才能感受到她的美妙。伟大的科学发现,是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朝圣者需要一步一跪一叩首和一丝不苟的虔诚”是您最喜欢的吗?


陈义汉这些所谓的“格言”,应该是我的体会和感悟。上面这句话权当自我激励,也可以勉励我的学生们。


记 者: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工匠精神”,也有人把医生誉为“工匠”。您对“工匠精神”怎么理解?


陈义汉“工匠精神”是一份精雕细琢、追求卓越的用心。“工匠精神”并不止于对“物”的打磨,更重要的是对人生信条和道德修养的锤炼。


记 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您在2018年两会上曾呼吁老年人强化疾病预防意识,您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一点?


陈义汉我国老年人已超过2.3亿,80%以上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常常抱病终身,备受折磨。然而遗憾的是,老年人往往只关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却忽视了预防。作为心脏病医生,我呼吁老年人强化疾病预防意识:一是合理膳食。建议食不过量,三餐分配要均衡、合理。二是适量运动。静坐是健康的大敌。运动能增强体能,保持身材,轻松面对生活。三是戒烟限酒。四是心理平衡。老年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躯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多出去走一走,利于老人保持心情舒畅。这样,哪怕到了八九十岁,仍然会精气神十足。



转载自健康报文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