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上海市东方医院心脏内科!
心脏内科官方微信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我科完成首例希氏束起搏

发布时间:2018-02-28 17:44:46 点击次数:1932

我科完成首例希氏束起搏

心脏的跳动是电激动传导所激发的,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是最高“司令部”,其位于上腔静脉口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下。通常由窦房结发出电信号,沿正常的传导径路传导给心房、房室结、心室,当窦房结或者房室结的功能出现问题,患者就会表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前者是“司令部”功能障碍,发出的命令少,病人心跳慢;后者是不能把命令传下去,同样是心跳慢,这两种心律失常都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是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组成的,电极放置的位置就是电激动的起源,因为心脏结构的原因右室的电极常规放置在心肌丰满、而且凹凸不平的心尖部,优点是不容易脱位、电极工作参数好,但是如此一来改变了心脏激动传导顺序,影响心肌兴奋收缩偶联,改变了心脏正常收缩顺序,进而影响心脏整体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尤其是右室起搏比例高的患者,在植入起搏器以后有发生房颤和心功能障碍的隐患,少数患者可有出现不适和心功能减退。因此,临床亟待能够模拟心脏激动传导的较为生理的起博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心脏整体舒缩功能。

希氏束起搏就是针对这样的临床问题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希氏束起搏最早在2000年应用于临床。希氏束原本是激动由心房传导至心室的必经之路,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行选择性希氏束起搏,起搏时心脏激动的顺序与自身正常的激动顺序基本一致,从而避免了常规的右室起搏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因为希氏束的解剖部位表面光滑、心肌不丰满,因此希氏束起搏存在电极容易脱位、起搏阈值不理想等风险,在应用之初曾限制了希氏束起搏的临床推广应用。

近2年来,因为电极以及输送鞘的改进,使得希氏束起搏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目前全球累计例数2000例左右,其中的40%是由中国专家完成的。因为希氏束起搏最大程度的“模拟”了心脏正常的传导顺序,因此被视为最接近“生理性起搏”的手术方案,与右室起博对相比,把对患者的隐患降到最低。同时,相比起常规的起搏器植入,手术有一定难度,需要特制的电极和输送鞘,同时需要植入的医生在起搏器植入和电生理标测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要充分掌握心脏的解剖和影像,还要结合每一例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基础疾病、心脏扩大程度、是否有转位等等,做好精细的术前准备。

希氏束起搏究竟适合哪些患者呢?其主要适合于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这样的患者即有起搏器植入的绝对指征,同时植入起搏器后右室起搏比例高、或者右室依赖起搏,尤其是已经有心功能减退的患者,因而是最有可能获益于希氏束起搏的患者群。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希氏束起搏,也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以满意的参数完成希氏束起搏,需要术前充分评估和准备。

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内科1月前曾收治一位82岁女性患者,因胸闷气促入院,双侧胸腔积液,心衰指标明显升高;心电图示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超声示心房扩大,三尖瓣中量反流,二尖瓣少量反流,肺动脉压中度升高;24小时心电图平均心率47次。该患者经过抗心衰药物治疗后,于2018年1月24日由我院心内科起博电生理专家李莹主任医师植入了起搏器,成功完成希氏束起搏,术后患者的心电图显示QRS的宽度缩短为88毫秒,不仅纠正了患者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而且有利于阻止或延缓患者心脏的负性重构和心衰的进展。

目前患者已出院,出院前复查的心脏超声显示心房内径较术前明显减小,三尖瓣少量反流,肺动脉的压力由49降至35mmHg,病人胸腔积液完全消失,活动耐量和进食明显好转,初步显示治疗效果满意。该病例是我院成功完成的首例希氏束起博,标志着我院心内科起博电生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术者简介:李莹,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要专业特长: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擅长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三腔起搏器(CRT)和希氏束起博。

专家门诊:上海市东方医院本部心脏医学中心门诊8号诊室,每周二全天